top of page
搜尋

地產投資KOL湯文亮

  • ctfm214
  • 2022年8月4日
  • 讀畢需時 3 分鐘

色單位及5伙平台特色單位),由於首輪向隅客眾多,故對銷情備有信心。另外,會員為社會各界提供數以百萬計的快速檢測包和抗疫愛心包,並推出抽獎活動鼓勵市民打針,提供物業改作超過5,000個檢疫酒店房間以及社區疫苗接種中心、隔離設施和其他醫療和緊急用途場所等。同時,又有會員提供逾100萬方呎土地建設社區隔離設施及流動新冠治療醫院等設施。港元再度觸發7.85弱方兌換保證,金管局今晨(4日)再入市,在紐約時段承接141.61億港元沽盤,是自5月12日以來最大額。香港銀行體系總結餘將跌至1292.93億港元。的多層式棕地作業大廈研究尚未有結果,促政府盡快發展棕地建屋。【記者梁皓芊報道】新界區兩大新盤本周六正面交鋒。恒基地產旗下粉嶺北ONE疫情對本港零售業帶來重大打擊,有會計師事務所指出,消費市場前景仍充滿挑戰,本地消費推動力有限,需要依靠旅客外來消費刺激,倘今年最後兩個月能局部通關,本港【明報】稱,湯文亮:小心賣咗樓買唔番。較早前有年輕朋友話睇唔好樓市前景,打算賣了自住單位,轉買債券收息,用作交租,好過欠下一大筆樓宇按揭。當時年輕朋友亦問過我的意見,我只是話小心賣咗買唔番,如果知道很容易買回差不多或者更佳單位,的確唔怕賣。年輕朋友話物業代理叫他不用擔心,賣走之後可以隨時買回,就算要交稅自5月12日以來,港元多次觸發弱方兌換保證,金管局根據聯繫匯率機制已累計29次接錢,合共2016.43億港元。

大公文匯全媒體報道LAND第1A期次輪發售的價單單位336伙將於今晚8時截票,新地代理總經理陳漢麟昨預期,連同復活票,料可錄得超過1萬票,初步來看亦有不少新增入票。該盤另有12伙以招標形式發售。◆香港文匯報記者 梁悅琴仲量聯行昨日公布,根據土地審裁處按土地條例所作出的售賣令,公開拍賣位於銅鑼灣新村街17及17A、18、19、21、22、23、24及25號物業,拍賣時間為8月25日上午,底價為5.887億元。據了解,上述地盤由恒基地產申請強制拍賣,物業佔地約4,497方呎。香港文匯報訊發展商最新開放了一房連衣帽間無改動示範單位。單位參照B座10樓2室搭建,實用面積310方呎,客廳連接22方呎露台,廚房採用開放式設計,衣帽間則設於睡房內,睡房連接16方呎的工作平台。零售額望增半成 取決年底能否通關新世界旗下長沙灣荔枝角道888號、全新甲廈南商金融創新中心再錄大額成交,以近億元售出3伙海景高層單位。上述單位建築面積約介乎1,700至2,200方呎,成交價約2,700萬至逾3,100萬元不等。其中,兩伙單位由一名投資者斥資近6,000萬元購入,呎價近1.6萬元。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黎梓田)3個月走資逾1861億【HK01】謂,貝沙灣3.6億洋房買家,入市前5天甩名恢復首置,即慳稅3900萬。

原由佳兆業(1638)相關人士持有的薄扶林貝沙灣洋房,淪為銀主盤後,今年6月以3.63億元沽出,接貨的本地富豪原來在同月先以1.82億元內部轉讓了手持的中半山寶雲閣三個單位及車位,「甩名」後恢復首置名義,再購貝沙灣洋房,短短數天「一出一入」,成功金融安全關係維護國家主權在提升宣傳、巡查及搜證效率的問題上,鄭泳舜建議署方和其他政府部門及法定機構合作,包括與地產代理監管局合作,提醒地產代理在處理劏房租約時,必須嚴守法例及向業主說明法例的要求;若發現涉嫌違規情況,署方可將個案轉交地產代理監管局跟進。同時,民建聯又建議署方加強與市建局、民政事務總署及政府統計處的聯繫,以收集劏【大公報】言,鄧成波家族沽葵涌工廈,作價4.3億。環球局勢未明朗,大業主積極沽貨套現。舖王鄧成波家族兩年前曾申請強拍的葵涌永基路永昇工業中心一籃子物業,市傳以約4.33億元沽出,較意向價低逾兩成。消息指,鄧成波家族持有的永基路26至30號永昇工業中心一籃子物業,包括部分地廠、部分樓上單位及地下車位,總樓面逾15.66


 
 
 

最新文章

查看全部
黄金褶皱里的血亲

### 故事梗概 - **黄金面具的诅咒**:考古学家团队在私人庄园研究古埃及文物时,发现象征诅咒的黄金面具离奇消失。当众人寻找时,助理研究员陈墨被发现以古埃及祭祀仪式姿态惨死于密室。 - **三重时空之谜**:刑侦专家司徒瑾发现案件暗藏三个时间诡计:尸体移动轨迹暴露的死亡...

 
 
 
探險家「陸震岳」

人物設定:探險家「陸震岳」 核心特質 年約48歲的陸震岳是國際自然保護組織「蒼穹之眼」的首席探險顧問。他將探險視為「與世界對話的方式」——穿越亞馬遜毒蛛密林時追蹤非法伐木集團,在喜馬拉雅冰川融化區搶救瀕危物種標本,西非戰亂地帶掩護被追殺的環境記者撤離。 正義感...

 
 
 
李兆基的善行傳奇:從財富巨擘到隱世仁者

在香港的財富神話中,李兆基常被冠以「四叔」「地產大亨」等稱號,但鮮少人知這位叱吒商界的巨擘,實為香港隱形慈善界的「影子舵手」。他一生累計捐贈逾200億港元,卻堅持「行善不留名」的原則,將儒家「為善不欲人知」的傳統智慧,化為一場跨越半世紀的靜默公益革命。從基層醫療到教育平權,...

 
 
 

Comments


  • LinkedIn

©2022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