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地產商,大家自然想到那些大家族。Carol笑說,這是既定成見,實情自己非但不是富二代,更是「公屋妹」──出世時,家住石硤尾七層徙置大廈。
1953年木屋區大火後,政府搭建了這種臨時房屋安置災民,裏面不但沒有電梯,而且因為單位太納米,居民要共用廁所、浴室和廚房。她憶述:「小時候因為屋企太細,我要自己捧個痰盂去公園如廁。直到三、四歲後,一家才搬入有電梯的公屋。」
至於她「身份神秘」的爸爸,現職是一名裝修判頭,亦兼做「增值型」物業投資,即先發掘被市場低估了的物業,以低價買入,再將其翻新改裝(俗稱化妝),以較高價格賣出獲利。她形容,爸爸只是一名小型投資者,而自己走入地產這一行,則是受他潛移默化的影響。
高球場用地的爭議,表面上可能只是保育與發展之間、具會籍人士與待上樓者之間的矛盾,但問題顯然並非如此簡單,權貴對當局決策有着巨大影響力以及可供發展的房地短缺,才是今次爭議背後的結構性成因。
此事關係萬千市民福祉,就連近來趨於低調的民主黨都忍不住發聲,重申支持收回高球場部份用地,並且指出興建公營房屋屬於重大公眾利益,質疑具球場會籍的行政會議成員是因為事涉自身利益才反對。這些看法其實與許多建制派成員基本一致,正好說明大家面對深層的經濟結構矛盾,政見或許分歧,但不至於影響彼此對特定問題的見解,在一些大是大非事情上同樣可以有共通的看法。相反,一部份建制成員近日疑似扭轉昔日立場,其出發點究竟為何倒是值得我們思考。
一直關注土地議題的本土研究社批評,今次環諮會暫緩決定形同「拉布」,有如獲特殊待遇,過往在其他涉及生態敏感地段
粉嶺高爾夫球場的公營房屋發展計劃,昨日(19日)再於環諮會闖關,連環審議逾20小時後,環諮會最終「暫緩決定」,作為項目倡議人的土木工程拓展署須再做生境研究,最快要到8個月後,即明年4月才可提交報告續審。
環諮會主席黃遠輝昨日會後表示,政府可於補充資料提交前,同步推進其他工作,日後便可追回失去的8個月。招國偉亦認為,政府在此期間可以就地區布局、設計等作研究,亦可為土地平整、建築工程先行招標。
近年不少港人移民海外,有網民於討論區發文,指其原本住公屋的朋友一家四口已移民3個月,直至最近大廈2強制檢測都沒出現,遭政府查出他們已移民,於是把公屋單位收回,令樓主慨嘆:「連條後路都冇埋……」帖文引來網民熱議,大部份網民都認為移民就應該交還公屋,「早應該收番啦,人都走咗,仲霸住間屋」、「而家交返間屋出嚟,畀真正有需要嘅人,好事!」。
有港男於討論區發文,指其原本住公屋的朋友一家四口已移民3個月,直至最近大廈強制檢測,政府查出他們已移民,於是收回公屋單位。(示意圖/資料圖片)
該網民於親子王國討論區以「因為強檢無咗間公屋」為題發文,指其朋友一家四口已移民3個月,由於最近2次大廈強制檢測他們都沒有參與,終被政府查出已移民,於是「收咗間公屋」,慨嘆「連條後路都冇埋……」。
規劃署表示,已完成2021年的中央調配機制檢視的空置校舍用地報告,當中檢視了14幅空置及即將空置校舍的長期用途,其中8幅用地建議作房屋發展,餘下6幅用地則建議作政府、機構或社區用途。
10間即將空置校舍 有6間交房署發展公營房屋
新上榜的10間即將空置校舍,包括觀塘迦密梁省德學校、黃大仙浸信會天虹小學、青衣郭怡雅神父紀念學校、將軍澳保良局陸慶濤小學、沙田保良局蕭漢森小學、東華三院蔡榮星小學(循理會美林小學前校舍),涉及的6間校舍用地,已轉交房屋署管理,長遠作公謍房屋發展。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