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疫情下香港及內地仍未恢復正常通關,不過曾繼志透露,上半年大灣區金融市場業務表現仍相當強勁,特別是企業方面,故他相信日後疫情進一步紓緩後,令針對疫情施行措施得以放寬,有望加快有關業務的增速。鰂魚涌太古城近日連環出現兩宗蝕讓,其中一宗賬面蝕讓金額更高達212萬元或約15%,為疫情後屋苑最大額蝕讓個案,連使費實際虧蝕逾292萬元或逾兩成。正如社區組織所建議,政府應該進行風險評估,分階段執法及暫緩於非具高安全風險的工廈住所的清拆命令,並進行跨部門聯合行動,及早介入協助遷出,而不是將責任全數推給租戶。香港另一主要資產市場乃樓市。自2009年收緊按揭成數起,港府多番出招遏樓市炒風,包括施加各類新印花稅及調整按揭制度。問題是這幾年香港經歷中美博弈、社會動盪、新冠疫情,以及俄烏戰爭,至今經濟仍復原無期,樓市的投資需求大減,而面對加息周期來襲,用家置業亦變得審慎;再加上移民潮再現,二手劈價成交大增,變相增加了樓資料顯示,10個藍籌屋苑8月截至14日,共錄約67宗二手買賣,按月增約24%,當中3個交投按月回落。
蝸居工廈求容身 同是香江淪落人麥先生指,主要出於距離工作地點近、租金便宜、面積相對大等因素,甘願冒違法風險,最初承租是為了存放他自營售賣的貨品,後來生意不景,為省錢連自己也搬進來住,業主對他的行為「隻眼開隻眼閉」,心照不宣。窮困漢住工廈 焗與妻女「分居」按揭專家指出,近日市場經常出現成交價大幅低於估價的成交。眾所周知,金融與地產兩大產業乃香港的經濟命脈,治理不好,後患無窮。眼見股市陰乾、樓市欲墜,港府應加緊推出措施為經濟保底。大前提自是全力推動經貿活動盡快復常,全面恢復通關,乃重中之重,否則香港作為國際樞紐的功能便大打折扣。他又預料,下半年投資表現會好過出口表現,第二季營商氣氛及信心較第一季好得多,雖然信貸成本上升令投資取向審慎,但只要疫情受控,社會活動進一步復甦,令企業對生意前景樂觀,仍然會增加投資。對於本港人口持續出現淨流出,他認為,人口流出短期對GDP增長沒有太大影響,反而環球經濟不佳令需求不足,疫情打亂企業生產等則有較大問題。不過,長遠而言經濟表現與人口當然有關,政府亦會積極吸引人才及增加勞動力。【星島日報】曰,私樓建築費飆兩成,發展商歎捱打。新冠肺炎疫情下,環球物流成本上漲,再加上近期原材料價格急升,本報綜合建築及地產界消息,在三項主要因素夾擊下,本港過去一年整體建築成本增約百分之五至七。第二棍:觀塘市中心重建去馬空口講白話,叫市民如何看得見希望?
政府在2014年12月16日的《長遠房屋策略》,希望逐步扭轉目前房屋供求失衡的局面,基本上未能兌現而且大落後,現屆政府若不加緊交出具體計劃,恐怕又像前人以《長策》來做擋箭牌。新班子上任個多月,時間尚短,未可以要求甚麼脫胎換骨或立竿見影的成績,但至少要讓市民看見新政府是有計劃有政策去改善房屋問題,可是到現在,口號及演說做了不少,卻連簡單的時間表又或者路線圖也未交出一個,行政長官李家超任內首份施政報告將於10月19日發表,公衆諮詢已於上個月展開。李家超今日(13日)在社交平台發文,指增加房屋供應是大眾最關心的議題之一,在一場《他強調,考慮到暫緩追租保護期結束,將盡可能為面對短暫周轉困難的商戶提供協助。不難猜到,工廈的租金亦是比私樓劏房便宜四成,租金中位數約三千元,吸引了不能負擔私樓劏房六至七千元租金的基層人士。金融業務今年料續雙位數增整體舖位空置率走勢窄幅上落,據中原(工商舖)資料顯示,7月份五大核心消費區舖位空置率中,空置率最低的為銅鑼灣區,最新空置率為5.66%,而中環商舖空置率則持續回落,對比去年同期下調幅度最大,達7.2個百分點。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