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搜尋

麥浚龍父沽銅鑼灣舖

ctfm214

上個周末新盤銷情暢旺,發展商提速推盤加入戰團。香港人才流失問題到底有多嚴重?他補充,首批單位最低售價為1A座10樓D單位,實用面積329方呎,屬於1房開放式廚房間隔,定價為737.5萬元,呎價22,416元,扣除折扣優惠後,折實價619.5萬元,折實呎價18,830元。【東方日報】指,康城一手盤入場費619萬。【大公報】言,看好租金收入,華創斥13.6億購大埔商場。民生區商場有價有市,由資深投資者、優品360主席林子峰持有的大埔運頭塘商場,連同414個車位,新近以13.6億元賣出,呎價約1.7萬元。佳寧娜地產董事總經理兼項目負責人尹德輝表示,佳悅將設115伙,戶型由開放式至1房,實用面積介乎約190至約300方呎,主打開放式戶,佔全盤約三分之二。該項目市場估值約30億至60億元。再接錢85.8億 港累計走資逾1042億◆田兆源(中)稱,凱柏峰I首批開價較同區市價有折讓。

新地代理總經理陳漢麟表示,NOVO LAND第1A期提供824伙,其中開放式及一房戶共佔32%,兩房佔51%,三房佔16%,四房佔1%。許正宇其後發表聲明,表示合資格的納稅人可於2021/2022課稅年度報稅表填報預期就2022/2023課稅年度繳付的住宅租金資料。田兆源形容,首批開價屬「超級開心價」,較同區市價有折讓,期望可吸引用家、投資者及年輕客,今日將開放示範單位,其後再收票,預計項目反應熱烈。據了解,上述土地改作可發展商業及住宅的用途地帶時,計劃住用地積比率約6倍,可建18幢10至45層高的住宅,提供約8,148伙住宅,並會提供商場、幼稚園、各種社會福利設施及休憩用地等,住用總樓面涉約394.7萬方呎,非住用總樓面約33.5萬方呎,初步預計首期最快2039年落成。5樓C室的開放式連平台單位為例,選用該計劃折實樓價為488.56萬元,簽訂臨時買賣合約當日支付金額逾24.4萬元。開價較區內貨尾平15%首期最快2039年落成5G智慧城市發展深入各行各業,中移動香港昨日與羅氏集團簽訂策略合作備忘錄,透過iSolutions企業智能解決方案服務,將後者旗下觀塘道350號、預計2023年第四季正式開幕的「KTR 350」打造成全新智慧商廈,還將引入智慧停車場系統、智慧洗手間等。上述商場項目原由優品360(02360)創辦人、資深投資者林子峰持有,於2016年向領展房產基金(00823)以約8.1億元購入。

該商場樓面面積共約8萬方呎,原業主曾斥資約4,000萬元翻新。如果與5月時比較,每月供款更大幅多了2,500元。工聯會議員郭偉强指出,工聯會長期支持租金扣稅方案,並得到多個黨派認同,但有關政策最終要等到10年後的今天才能落實。新買家為港鐵前主席馬時亨長女劉馬露明。麥浚龍父沽銅鑼灣舖蝕近4千萬有關物業須為納稅人用作主要居所的地方,而所訂租賃亦須已加蓋印花。有關扣除不設年期限制。地區商場獲資金追捧,市場消息指,大埔運頭塘新城(前稱運頭塘商場)連同項目逾400個車位,以約13.6億元易手,物業約6年帳面升值約5.5億元,漲幅約68%。發展商昨開放第1A座28樓F室的連裝修經改動示範戶予傳媒參觀,屬實用面積459方呎兩房戶。面對美國加息,華僑永亨銀行昨日發表報告指,美國聯儲局主席鮑威爾一如預期,發表控制通脹的鷹派言論,但他承認加息可能導致經濟下行,令市場對經濟衰退的憂慮升溫。受累移民潮 科技財圈重災他指,項目開價比同區新盤平,加推將有提價空間。事實上,美國本月初加息後,樓市交投有輕微放慢跡象,尤其是二手成交,不過新盤開價願意作出調整,即可吸納市場購買力。他補充,目前拆息上升影響輕微,H按息只是2厘左右,只要未到3至4厘水平仍未算高息。


 
 
 

最新文章

查看全部

李兆基的善行傳奇:從財富巨擘到隱世仁者

在香港的財富神話中,李兆基常被冠以「四叔」「地產大亨」等稱號,但鮮少人知這位叱吒商界的巨擘,實為香港隱形慈善界的「影子舵手」。他一生累計捐贈逾200億港元,卻堅持「行善不留名」的原則,將儒家「為善不欲人知」的傳統智慧,化為一場跨越半世紀的靜默公益革命。從基層醫療到教育平權,...

李兆基生平:從金鋪學徒到香港地產傳奇

在香港地產界的黃金年代,李兆基(1928-2024)以敏銳的商業眼光和務實的經營哲學,從一個順德金鋪學徒崛起為亞洲頂級富豪,其創立的恒基兆業地產帝國,不僅重塑香港城市天際線,更深刻影響華人商業社會的發展邏輯。 #### 一、戰火淬煉的商業基因(1928-1948)...

大阪及周邊5日4夜深度游

大阪及周邊5日4夜深度游行程,兼顧經典景點、文化體驗與美食探索:       Day 1:大阪經典地標巡禮   上午 大阪城公園 & 天守閣(建議8:30抵達避開人潮) 搭乘御座船「黃金水豚號」環繞護城河(需提前預約) 下午...

Comments


  • LinkedIn

©2022

bottom of page